一部高尔夫球的励志电影!内容是男主角的爸爸是他的球童,这部电影是什么名字 (关于教练李技术的电影)

2023-04-05 5:03:53 体育信息 zudcetg

NO.10 《跟随太阳》1951

导演:Sidney Lanfield

主演:格伦·福特、安妮·巴克斯特

影片讲述了极具勇气的高尔夫球手本·侯根(Ben Hogan)传奇的一生。这位战争英雄因为事故原本有可能永远无法行走,结果他不但坚强地康复,更是成为了高尔夫运动史上最伟大的球手之一。该片由Sidney Lanfield执导,格伦·福特饰演本·侯根,女主角为安妮·巴克斯特。

NO.9 《鲍比·琼斯:天才一击》2004年

导演:劳迪·海灵顿

主演:詹姆斯·卡维泽、杰瑞米·诺森、马尔科姆·麦克道威尔、克莱尔·弗兰妮

影片是根据美国20年代传奇高尔夫球选手鲍比·琼斯的故事改编而成。由《耶稣受难记》主演詹姆斯·卡维泽饰演琼斯。1925年琼斯在参加美国高尔夫球公开赛时要求对自己加罚一杆,当时他是唯一看到自己的球在他准备击球时移动的人,他因此失掉了本该属于他的冠军,但是他的体育精神却成为所有球手的楷模。琼斯于1926、1929和1930年均获得公开赛冠军,其后年仅28岁的他退出了比赛,从此职业球手取代了业余球手,到目前为止,几乎没有业余球手再赢得过美国公开赛。

NO.8 《谁是你的球童?》2007年

导演:唐·迈克尔·保罗

主演:Big Boi、Lil' Wayne、Andy Milonakis、泰瑞·克鲁斯、费松·拉夫、Tony Cox

俱乐部文化往往是一个人身份和等级的象征,位于卡罗莱纳州的松树乡村高尔夫俱乐部就聚集了这样一群保守的吝啬鬼,可他们同时也代表着当地的贵族阶层和上流社会。所以不难想象,当他们看到嘻哈界的流行天王C-Note踮着脚在一大帮人的拥簇下,拿着一整公文箱足够买下这间俱乐部的钞票要求成为这里的会员时,是如何闭着眼睛感慨“世风日下”的……作为俱乐部的主席,迪克·卡明斯有责任维持会员制度的“清白”,他不顾一切地将C-Note和他的跟班们扫地出门,列为“拒绝往来户”,原因很简单,在迪克眼里,C-Note的黑人身份就是成为新会员的更大禁忌。但是C-Note一定要成功,因为他已故的父亲曾是这家俱乐部的球童,但因为后来打破了俱乐部的高尔夫纪录,于是被解雇了。C-Note此举是为“报仇”……

1、FIR-你很爱他-4:42

NO.7 《球童》1953年

导演:Norman Taurog

主演:迪恩·马丁、杰瑞·刘易斯、唐娜·里德

迪恩·马丁扮演一位高尔夫球手,而杰瑞·刘易斯则扮演他的教练兼球童,这对两人组合参加了一个在Pebble海滩举行的高尔夫巡回赛,而他们最终将整个赛事变成了一次喧闹的旅程。

NO.6 《锡杯》1996年

导演:罗恩·谢尔顿

主演:凯文·科斯特纳、蕾妮·罗素、唐·约翰逊

继《百万金臂》后主创人员再度合作,把场景转移到高尔夫球场上。这种事情当然只有在电影里才会发生,但影片处理得轻松自然,如果你是高尔夫爱好者,那就更值得一看了。明星们打球可没用替身哦。绰号“锡杯”的高尔夫球好手罗伊开了一所学校,心理学博士莫莉来报名学习。之后他们意识到可以换工:罗伊教莫莉打球,而莫莉可以给罗伊做心理辅导。在这个过程中,罗伊爱上莫莉,而莫莉现在的男朋友正是罗伊不服气的竞争对手西姆斯。朋友向罗伊进言:只有在美国公开塞上取胜才能赢得莫莉的好感。但罗伊一上赛场,刚愎自用的毛病又犯了。他不听劝告,非要选择一条最困难的路线,冒着被取消比赛资格的危险,在观众疯狂的鼓励下,打出高尔夫球历史上难度更大的球。

NO.5 《那些最伟大的比赛》2005年

导演:比尔·帕克斯顿

主演:斯蒂芬·迪兰、希亚·拉博夫、彼得·弗斯

故事发生在1910年代的美国,当时的高尔夫球根本就是一项有高度排他性、“高而富”的贵族运动,一位名叫Francis的年轻人,出身于经济状况不佳的劳工家庭,在球场担任球童的他,对于高尔夫球有一种十分特别的热情,而且还有难能可贵的天赋,可以说是天生的高尔夫球天才。但却碍于出身,他只能在闲暇时当个业余高球爱好者,但不服输的他却决定改变游戏规则。他的天赋加上不断的努力与尝试,终于在1913年的高尔夫球比赛中改变了历史。20岁的Francis带着一位10岁的小跟班球童缓步上场,挑战来自英国的高尔夫球世界冠军Harry,观众无不惊异。这场绝世天才与冠军好手的超级比赛,震撼了高尔夫球界。这是一个勇气、热情与梦想实现的真实故事,一个有先天天赋加上后天努力的年轻人,从此改写了历史。

NO.4 《帕特和麦克》1952年

导演:乔治·库克

主演:斯宾塞·屈塞、凯瑟琳·赫本、奥尔多·雷、查尔斯·布朗森

凯瑟琳·赫本在片中饰演体育教师帕特,她同时也是勇气十足的新晋运动员,但她的未婚夫却一向反对她参加运动。在一次女子高尔夫锦标赛上,因为未婚夫的突然到场,心慌意乱的帕特最后一杆打得极为糟糕,从而失去了冠军。帕特对此时耿耿于怀,于是她向体育经纪人米基的帮助下,米基决定用尽各种 *** 把柏特捧为体育皇后,中间自然产生了不少浪漫有趣的情节。

NO.3 《重返荣耀》2000年

导演:罗伯特·雷德福

主演:威尔·史密斯、马特·达蒙、查理兹·塞隆

兰纳福·朱诺曾经是个著名的高尔夫球运动员,一战爆发后参军入伍,退伍后回到了家乡。在人生十字路口倍感迷茫和失落的朱诺希望能和青梅竹马的女友爱德丽再续情缘。而爱德丽的父亲此时正面临巨大的债务危机,他投资修建起来的高尔夫球场在战后的经济大萧条中即将破产。爱德丽为了挽救父亲的球场和鼓舞朱诺重新自信起来,便邀请两位高尔夫高手与朱诺举行比赛。久未碰过球杆的朱诺面对两位职业好手显然力不从心,一直处于弱势。幸亏一个名叫巴格·范斯的黑人球童的帮助,朱诺才超水平发挥出了自己战前的水准。这位神秘的球童暗中向朱诺传授打球秘诀,还告诉朱诺怎样应对人生困境。朱诺在球童的帮助下,渐渐找回了自己曾经拥有的自信和乐观。

NO.2 《球场古惑仔》1996年

导演:丹尼斯·杜根

主演:亚当·桑德勒、凯文·尼龙、本·斯蒂勒、丹尼斯·杜根

Happy Gilmore是一名狂热的冰球爱好者,从小由奶奶抚养大。由于他实在离一个冰球运动员的要求实在太远——他有严重的暴力倾向,而且最要命是他不会滑冰——Gilmore被教练赶出了冰球队,与此同时女朋友也离他而去,而Gilmore的奶奶因为无法承受高额税款,住了几十年的老房子被收回作抵押。一个偶然的机会,Gilmore发现自己在高尔夫球方面天赋异禀,在业余组比赛一鸣惊人后,Gilmore有机会参加有巨额奖金的大师赛,与此同时,Gilmore的火爆性格和球风也为他赢得了fans、爱情以及一位退休老球手的指点,自然也使一些对手产生了嫉恨……本片充斥着笨拙的爆笑桥段,正统的高尔夫球爱好者也许会反感其粗俗与高雅的高尔夫球运动形成巨大反差,但无可否认的是正是这一点为本片赢得了广大的观众。本片凭亚当·桑德勒与73高龄的体育节目解说员Bob Barker的打斗场面赢得当年MTV电影更佳打斗场面奖(Best Fight)。

NO.1 《小小球童》1980年

导演:哈罗德·雷米斯

主演:切维·切斯、Rodney Dangerfield、Ted Knight、迈克尔·奥吉弗、比尔·默瑞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名叫丹尼·诺能的年轻人,为了赚点钱来贴补家用和上大学,到一家高尔夫球俱乐部当球童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但却笑料百出。尤其是由比尔·默瑞饰演的园丁卡尔。这是个有点歇斯底里的老兵,他声称曾与 *** 喇嘛打过一年半的交道。片中,他一直试图用塑料 *** 来消灭讨厌的田鼠。当卡尔为了消灭几只小老鼠而亲手毁掉了自己的花园时,那种浑然不觉、沾沾自喜的表情更是令人忍俊不禁。难怪这部影片受到了广泛的欢迎。比尔·默瑞在试戏中即兴创作了一连串“灰姑娘”式的故事而被导演哈罗德·雷米斯选入剧组。出名的Ty Webb的高尔夫球撞进Carl Spackler摇摇欲坠的房子那场戏在原始脚本里并不存在。这是导演意识到全片中没有两位搞笑巨星切维·切斯和比尔·默瑞同时出现的戏而特意添加的,由三人在吃午饭时合写。尽管似乎与整个构思无关,但这场戏被广泛视为全片最搞笑的一段。

高尔夫电影:

片名:果岭争雄

英文名:The Greatest Game Ever Played

勇气、热情与梦想实现,天赋、后天努力外加难得的机遇,一位执着的年轻人从此改变了美国公开赛的历史。这是又一部励志题材的《美国梦》,改编自马克·弗罗斯特的同名畅销小说,取材于高尔夫球界的真实故事。

20世纪初期,美国高尔夫公开赛还处于英国职业选手的垄断之下,然而在1913年,一位传奇的人物出现了。两位英国名将哈利·瓦顿和爱德华·雷并列之一,观众开始揣测在两人中的谁身上压注会比较稳妥,谁也没料到一个名叫弗朗西斯·奥密特的当地球童一鸣惊人,不但在第17洞抓下小鸟上升并列之一,而且在第二天的18洞延长赛中打败了两位英国高球绅士,一举夺得冠军。

为了纪念伟大的弗朗西斯·奥密特,电影保留了他的真实姓名,当20岁的他带着一个还不到球包高度的10岁小球童缓步上场,观众看到的或许是一幅有趣甚至有些滑稽的画面,但一杆之后他们就和“比赛现场”的一万多名观众共同见证了一个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而这影片最后的决赛场面,也是经过从小撵着高尔夫长大的导演帕克斯顿的特别处理,一场安静的对决被渲染得悬念十足,奥密特和瓦顿的终极PK拍摄出了西部牛仔对决的味道。

回到现实,球童奥密特一战成名,成了国家英雄。他的胜利也破除了高尔夫在美国是“贵族运动”的理念和迷思,促进了它向平民大众的方向发展,1913年美国只有35万人打高尔夫,而10年后就增加到了200万,正是有着这样深厚的群众基础,才有了今天的泰格·伍兹。

片名:球场蛊惑仔

英文名:Happy Gilmore

在所有关于高尔夫电影的评选中,1996年亚当·桑德勒主演的《球场蛊惑仔》绝对是更受欢迎的。要知道,在伍兹出道前,桑德勒可是全美之一的高尔夫形象大使。即便在今天,他一踏入球场,粉丝也是无数。

与《果岭争雄》相同,《球场蛊惑仔》也是部励志题材的电影,只是表达方式完全是喜剧的夸张。主人公基尔默有着一手“Slapshot(猛射技术)”的绝活儿,他更大的梦想就是进入NHL全明星队,可惜现实中他连一个冰球队都进不了。忽然有一天,命运将他推到了高尔夫球场,为了赎回奶奶的房子,基尔默不得不按照前职业球员彼得森的指示,参加高尔夫职业巡回赛。

基尔默发现自己的猛射技术在高尔夫上也用得着,他的开球每次都能达到400码,这可是职业选手都要妒忌的超远距离啊!很快,基尔默成了一个奇迹,但他蓝领阶层的个性与贵族的高尔夫之间的冲突也很快显现,在这片斯文之地,基尔默显得格格不入。他打高尔夫就像在打冰球,根本不顾及高尔夫的礼仪与传统。火暴脾气的基尔默痛骂球童,挑衅球迷,诅咒小球,不爽了就把发球杆抛出很远。更乐的是,他还不顾高尔夫规则潜入水中救援落水的小球,还与球场里的鳄鱼大打出手。不过,这一系列的怪诞行径都为高尔夫增添了许多新鲜空气,当年此片上映时,许多不喜欢高尔夫的人也到电影院排队观看,30岁的桑德勒也凭借此片一举奠定了他好莱坞笑星的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球场蛊惑仔》当年还力压《断箭》和《红番区》,荣获了当年MTV颁发的“更佳打斗场面奖”。获奖的打斗场面是一场职业/业余配对赛,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著名节目主持人鲍勃·巴克尔(Bob Barker)客串他本人,出席了这场职业/业余配对赛,正好与桑德勒扮演的基尔默分到了同一组。一番相互奚落之后,两 *** 脚相加。应该说,这段打斗场面是胜在诙谐幽默。有趣的是,今年的索尼公开赛职业/业余配对赛上,魏圣美正好就和桑德勒配对参赛。“与亚当一起打球真的很逗乐。”

魏圣美笑着说,“我的目标是:在打球的时候忍住不笑。”

片名:球爱的天空

英文名:Tin Cup

这是有史以来排名第二的高尔夫电影,尽管它有个非常糟糕的结局。“TinCup(锡杯)”是主人公罗伊(Roy McAvoy)的绰号,也象征着高尔夫球赛冠军所得到的至高无上的那座奖杯。

罗伊曾经是一名高尔夫球好手,球场失意后在德克萨斯偏僻的小镇开了一家快倒闭的高尔夫练习场,靠回忆昔日的辉煌和与老友调侃度日。直到竞争对手的女友前来学打球才重又唤起了他回到赛场的欲望。然而,在他重出江湖的美国公开赛中,为了追求完美的技术,他宁可牺牲掉赢取冠军的机会。影片结束时,罗伊输掉了比赛,但是他赢得了尊重,更赢得了爱情。

这是一部为很多高尔夫球迷奉为经典的影片,它使现实生活中还抱有一点点梦想的人在此得到了安慰和满足。凯文·科斯特纳的表演更令影片加分,个人非常喜欢罗伊在规定时间的最后几秒钟出现在美国公开赛的发球点时的一幕,前一夜的酒醉还未全部清醒,他向一个赛场官员说:“是打一篮快球的时候了。”

片名:球童小屋

英文名:Caddyshack

又一部以高尔夫为题材的喜剧电影,在《球场蛊惑仔》之前,《球童小屋》可是上个世纪80年代更受欢迎的疯狂无厘头高尔夫电影。而跟大多数高尔夫电影一样,他的主人公也是一位球童,贵族运动中忙忙碌碌的小人物,更显得可爱。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叫丹尼的年轻人,为了赚钱贴补家用和上大学,到一家高尔夫俱乐部当球童的故事。其间俱乐部里暴发户似的专横老板和蠢笨滑稽的雇员之间不断产生着冲突,也碰出笑料不断。影片情节非常简单,品位也不高,还严重偏离了高尔夫的主题,却受到很多高尔夫球迷的喜爱。影片中歇斯底里的园丁卡尔奋战田鼠的一段就非常有趣,当卡尔为了消灭几只小老鼠,亲手毁掉了自己的花园而浑然不觉时,那种沾沾自喜的表情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片名:重返荣耀

英文名:The Legend of Bagger Vance

比起上面四部高尔夫电影,这部该算是青春偶像剧。投资7000万美元的影片,汇集了黑人帅哥威尔·史密斯、好男孩马特·达蒙、大美女查莉兹·索隆,还有曾经是好莱坞白马王子的演员出身的导演罗伯特·雷德福。虽然影片公映后票房不甚理想,但花两个小时看看明星还是值得的。

片中马特·达蒙饰演的高尔夫金童在一战结束后回到家乡,战争的经历令他一蹶不振,为了让他重返赛场,女友找来了神秘的通灵人巴哲·文斯(威尔·史密斯)为他治疗。于是,在空旷的原野上,一场心灵与身体沟通的游戏开始了,这里高尔夫只是一个工具,帮助失落的人找回了信心。可惜马特·达蒙的击球姿势菜鸟得很,看得就是不如凯文·科斯特纳爽,可能这就是片子不卖座的原因吧。

●《鲍比·琼斯:天才的一击》(Bobby Jones:Stoke of Genius)当你讲述高尔夫电影的时候,你不得不提高尔夫神童鲍比·琼斯(wiki),20世纪30年代他拍摄了系列电影和著作,《短距离》(Short)等几部影片的放映都相当成功,但他也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失去了业余选手资格。

但琼斯在高尔夫球场上已经是一座丰碑。八十年来他的高尔夫纪录还没人能打破,在二十八岁时他夺得了所有赛事的冠军,于是,他决定归隐田园,和他娇小、美丽的妻子过着远离赛场的安静生活。《天才一击》就是讲述他高尔夫生涯的传记片。

在电影中再现真人的故事总难免要挨骂,就像当年奥利弗·斯通拍摄《尼克松》就曾引起极大争议一样,将20世纪最伟大的高尔夫球手、最富传奇色彩的鲍比·琼斯的故事改编成电影,当然也要冒一定的风险。影片描述了琼斯从一个脾气暴躁的人如何成长为一名完美的绅士球手,但甫一上映遭到美国媒体“差劲之极”、“缺乏深度”的谩骂,认为演员的表演极其失败。然而,就像当年人们无法阻止鲍比·琼斯赢得比赛的胜利一样,这部被影评家嗤之以鼻的影片大获全胜,上映之初就突破1300场,收入丝毫不亚于同期上映的《特洛伊》和《怪物史瑞克2》。

虽然《天才一击》算不上影史上经典的体育电影,但这为鲍比·琼斯的偶像地位聚集了极大的人气,不仅仅是高尔夫球迷,原本不熟悉琼斯和高尔夫的人,也能通过这部影片,对这项运动产生一点兴趣。

●《无懈可击》(Dead Solid Perfect)根据原著改编的电影自然备受关注。据说在影片中饰演主角的男演员兰迪·奎德本身就非常热衷于高尔夫运动,一生都在不停地参加巡回比赛,或许这个角色就像是他自己的写照。

●《跟随太阳》(Follow the Sun)高尔夫运动史上不朽的人物———本·霍根人生传奇的精彩演绎,影片生动地反映了1951年高尔夫球的水准,但也有争议说这其实是一部最糟糕的霍根传记。霍根亲自为这部电影击球,你可以看到他的球技是多么出色,而披头士乐队此后为这部影片作曲更使它身价陡增。

●《绅士的比赛》(A Gentlemans Game)你不但可以在看电影的同时学到很多技巧,还能真正了解高尔夫这项运动的真谛。年仅12岁的提米·普莱斯展示了在高尔夫运动上的过人天赋,他的父亲把他送到了当地的俱乐部学习。在那里,一位高尔夫教练教给了他技术和很多东西,这部有着震撼视觉效果的电影,同时抓住了高尔夫运动的灵魂和奇妙所在,并告诉我们如何做出生命中的抉择。

●《老虎伍兹的故事》(The Tiger Woods Story)

电影《功夫梦》观后感

在看这部影片之前,我对这部电影口头上有很多非议,觉得这会是一部非常失败的影片。后来看到国内观众的影评也是一概地对它进行口诛笔伐(当然,除了发行方和一些别有用心的媒体),心想也是理所应当。但让我比较疑惑不解的一点是,为什么这部影片在美国或者说是海外市场有那么好的口碑。当然,在今天观看过这部影片后,所有的疑惑也都解开了。下面,我盘点一下《功夫梦》在中国梦想破灭的七宗罪:

一、怪蜀黍成龙;

中国观众看到的是:一家黑人,在美国混不下去了,移民到了中国北京。成龙扮演的经受过丧妻丧子之痛,无法从阴影中走出来的一个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人,竟然开始秘密关注起一个黑人小孩。后来黑人小孩被一群中国孩子欺负,怪蜀黍成龙二话不说,上去把这一群中国孩子打得屁滚尿流。想我们当年叱咤风云,名震国际的好莱坞巨星,如今竟然落得打小孩子的地步,不免让人心生哀叹。

美国观众看到的是:一个饱受丧妻丧子之痛,而无法释怀的中年人,在面对一个与当年儿子年龄相仿的孩子时,把一种深藏的父爱,转嫁在了这个孩子身上,在心灵上寻求一丝慰藉。同时,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让他和这个孩子最终成为了忘年之交,到影片的后面,小黑孩还对成龙说,你是我更好的朋友~

其实,这里设计成龙修车,然后又把车砸掉的过程,在中国观众心理上是会有些疑虑的,会认为这个人有精神疾病,或者说有暴力倾向。但这个部分是非要不可的,它很好地解释了成龙教这个黑人小孩的动机。或许是一种心理慰藉,也可以说是出于一种无法释放的父爱,总之这个情节,让成龙的怪蜀黍行为合理化。这是美国影视剧中的套路,一个非亲非故的陌生人,如果对你特别热情,并且对你特别好,就一定要讲清楚缘由。很多影片中表现的都是出于人性怜悯或者亲情的缺失等等,这是一贯的套路,虽然在中国观众看来往往比较多余。

二、武德何在?

中国观众看到的是:招招致人死地?散打?柔道?跆拳道?摔跤? 多方面套路汇编而成的所谓功夫套路,群殴中小流氓豪不吝惜自己功夫的欺软怕硬,竞技比赛中的霸气与冷血,整部影片中,好莱坞意淫出来的中国功夫与实际上的中国武术精神相差甚远,甚至让人心寒,不禁让人疑问,中国武术武德何在?

美国观众看到的是:武德是什么?从来没听说过。成龙用最简单的方式告诉他们,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老师,武术并不为了战争,只为和平。

虽然整部影片中表现的中国功夫,并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认识到的中国功夫,当然这和美国人对中国文化的错误解读有很大关系。美国观众甚至还认为,中国人个个都会武术呢。但具体跟他们谈武德又没什么意思,因为太深奥了,又可能说不清楚。但这部影片中所表现出的简单可以概括出来的武德,却能够被美国观众所认同,虽然不同于我们通常意义上领会的武德。

三、红领巾的故事;

中国观众看到的是:黑人小孩来到中国之一天上学就戴上了红领巾,现在少先队都是默认加入的了?

美国观众看到的是:没什么特别的,红领巾应该是中国小学生的一个共同标志了,没有什么少先队的概念。

这只是美国观众对中国文化的误解之一,文化不同很正常。类似的误解还有很多,比如,小黑孩刚到中国前,觉得中国什么都是又老又旧的,虽然事实上影片拍摄了新北京的很多特色,鸟巢、大裤衩什么的,但故事的整体发展过程还是把北京表现得比较老旧。这很正常,我们可爱的首都北京本来就一直生活在一种极为挣扎的状态之下,一方面在不断兴建新的建筑,力求与世界同步创新,另一方面又在避免这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没了老旧之气。结果北京一直处于一种半新半旧的状态之中,最有趣的一点是,新旧交错,你能找到完全不同时代的北京出现在同一画面之中。在这部影片中,中国的小学生们,英语水平都很高,所以我们这位基本上一句汉语都不会说的小老外,在北京的学校生活得逍遥自在,完全不影响沟通,这真是个奇迹!

四、外国人打中国人;

中国观众看到的是:怎么中国人成了反面角色?这是不能容忍的!中国人怎么能被外国人打呢?从来都只有我们打外国人的份,没有外国人打中国人的份。而且,一个跟个维修工人才练了半年多的外国小孩,怎么就能打败中国在武校练了好多年的孩子呢?这一切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美国观众看到的是:励志,努力就会获得成功,正义终究会获得胜利。

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在这部影片中得到了很好的展现。最终小老外的胜利,不是一种民族的胜利,而是一种精神的胜利,整个故事就是一个励志成长的好故事。整个故事,比武什么的内容虽然结果让理智的中国观众认为很不可思议,但其实这原因可能就是影片曾借成龙之口所要表达出的一个内容: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老师~

五、龙腾武校;

中国观众看到的是:这武术学校太黑了,怎么能这么教孩子呢?这就是国内武校的现状?

美国观众看到的是: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老师。

龙腾武校这次是彻底让《功夫梦》给黑了,貌似国内好像没有这个武校吧,我记得有一个叫做龙翔的武校。不过这次这部影片算是狠狠的黑了一把国内的武术学校们,无论是哪一个,都算是对武校教育的一种质疑。虽然没有人知道国内武校的状态究竟是否如此。但在美国观众看来,一切都无所谓也不重要。

六、七夕节;

中国观众看到的是:七夕节不是阳历的七月七号!!

美国观众看到的是:原来七夕节是July 7th。

这部影片把七夕节误解成了阳历的七月七日,虽然对影片无伤大雅,但确实是对中国文化解读错误的又一宗罪。另有一说,这部影片前面提到的七夕是指农历的七月初七,但请大家注意,成龙砸车是在公历七月八日(July 8th),这发生在七夕之后,如果七夕是按照农历计算,那么应该是在八月了,不可能在砸车之前。这个地方,时间和节日完全是美国人误解~

七、中医显神通;

中国观众看到的是:哇靠,原来火罐还可以这么用的呀~

美国观众看到的是:神秘的东方,神秘的中国,神秘的中医,一切皆有可能!

这部影片中又见到了中医显神通了。我们的男主角之一次被几个中国武校学生群殴以后,成龙利用中医火罐等疗法迅速将其治愈。而在后续的比赛情节中,我们的小主角的腿被恶狠狠的一击之后,西医已经宣布不能再比赛了。可我们可爱的成龙大叔,再次显露他惊人的火罐技巧,迅速让他恢复状态,并且还能上场比赛,堪称中医史上的又一奇迹。

太较真看《功夫梦》会让人很崩溃,也很累。索性有娱乐精神一点,把它当做一份好莱坞爆米花电影,也许会有不一样的享受。老实说,我看这部电影的心情是很复杂的,一方面感叹这部电影远远超出我的预期,把一个很无聊无趣的纯中国的习武故事讲得如此温文尔雅,委婉动人,实在是难能可贵;(如果可以给我多一次机会选择的话,我当年一定先去影院看了《功夫梦》了,不会选择看《长江七号爱地球》,我真的没有勇气再面对一部超出预期的失败的国产片了。)另一方面我也为好莱坞意淫下的中国文化感到担忧,虽然这部电影传达的是一些正面的思想,但这其中的内容已经漏洞百出,根本没有传达出正确的中国文化。希望我们能够传达出去的文化都能够是真实的,虽然可能很多时候,我们的文化本身就有问题,所以无法保证一切都是正确的,但至少,我们不能把一种曲解了的,扭曲的文化传达出去。如果我们在别人眼里只是充满对我们扭曲了的形象的怜悯和宽容,我宁愿他们看到的是我们真实的自己,眼神中闪烁着疑惑和不解。

电影《大浪淘沙》中李教官的扮演者是谁?

电影《大浪淘沙》中李教官的扮演者是谈鹏飞。

谈鹏飞,1933年出生,上海人。1950年在上海汽车电机厂当练习生,后任技术员,同时在上海沪西工人俱乐部业余文工团话剧队演出话剧,参演过《雷雨》、《兵临城下》、《枫叶红了的时候》等话剧。1957年作为调干生考进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当时他已经成家,要养家糊口,因没有工资收入,重新回到工厂工作。翌年,创建不久的珠江电影制片厂来上海挖掘表演人才,经过推荐和考试,录取了。在影片《渔岛之子》、《大浪淘沙》、《山里红梅》等片中扮演过重要角色。

1976年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谈鹏飞扮演的全是配角,还有不少客串的,演过约40部影片。

电影作品

上映时间 剧名 扮演角色

1994 悲情 *** 肖洁荣

1989 销魂刀 刘富

1988 传国密诏 姚寿康

1986 T省的八四、八五年 院长

1985 飞人浪漫曲 Old Director

1984 多彩的晨光 依旺

1980 飞吧,足球 张文标

1976 山里红梅 石柱

1966 大浪淘沙 李教官

1959 渔岛之子 孙队长

《大浪淘沙》,1966年由珠江电影制片厂 *** 、伊林导演的一部再现了大革命前后中国风云变幻的历史画面的电影。主要演员有王蓓、史进、刘冠雄等。

全度研主演的三r电影

2007年的《密阳》是全度妍的经典作品之一,这部电影是他与此外一位韩国影帝宋康昊搭档主演。

这一部《密阳》让全度妍得奖成千上万,不但拿到戛纳电影节更佳女主角奖,还获得韩中国最重要的荣誉奖之一韩国影片青龙奖更佳女主角奖,此外一个韩国影片大钟奖也取得了当选。

那一年的全度妍可以说成韩最耀眼夺目的大牌明星,一时风头无两。

今日说的这部电影是她和崔岷植在1999年拍照的一部电影,1999年全度妍才26岁,恰逢意气风发的年龄,年纪上还稍显薄弱,可是容貌则是顶峰阶段。

实际上在这一年,全度妍的演艺职业生涯早已到达过一次顶峰了,她出演的《记忆中的风琴》让她获得了金钟奖和青龙奖三料影帝的荣誉。看清,这才算是她26岁的年龄。

但是现在说的主题风格并不是全度妍,反而是此外的一个话题讨论,那便是关于成长的话题讨论。这几年,我一直在外面学习培训,参与了好多个课程,有互联网媒体的课程,也有关于直播带货的。但说确实的,最有价值的或是参与性课程,也就是以前说的教练技术范围内的一些物品。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 *** :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